金融是“國之大者”,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黨旗之所指,金融之所向。為了及時反映我省金融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五屆六次全會工作部署,省委金融辦(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聯合江西日報社特別推出“改革再深化 金融顯擔當”系列理論文章,展現我省金融系統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鏗鏘行動和奮進足音。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王東升刊文表示,省聯社將帶領全省農商銀行以改革破局,以創新賦能,以實干作答,認真抓好農村金融領域有關改革措施落實,以“二次創業、再創輝煌”的勇氣和毅力推進全面建設現代化農商銀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作出“金融贛軍”龍頭銀行的貢獻。
來源:2024年8月28日《江西日報》6-7連版
作為“金融贛軍”龍頭銀行,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帶領全省農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五屆六次全會工作部署,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圍繞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回歸本源? ?強化支農支小的戰略定力
當好支農支小主力軍。深化落實25條信貸投放舉措、20條服務民營經濟指導意見,推動更多金融資源向農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新市民等普惠經營主體傾斜,確保全年涉農和普惠小微考核持續達標,切實以護住“三農+小微”兩個小盤助力穩住區域經濟大盤。當好鄉村振興主辦行。圍繞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部署,深度挖掘、精準滿足農戶、新型農村經營主體、農村新興產業、脫貧地區的金融需求,確保今年發放鄉村振興貸款2000億元以上,為加快建設“四融一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出更大貢獻。當好縣域金融排頭兵。持續推進貸款客戶三年翻番工程、鄉村振興整村授信、支小支微普惠授信、普惠金融萬里行“一大工程三項行動”,確保今年底貸款授信客戶數突破445萬戶,全力打造離大地最近、與百姓最親、跟小微最緊的“百姓銀行”。
心系民生? 提升惠民惠企的服務能力
深化金融服務。大力發展免擔保創業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等業務,切實做好三代社保卡換發工作,推動更多更好兼具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金融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加快推進建設融合金融、政務、民生、社保、零售“五大功能”的普惠金融服務站,確保年末升級數達2000家,全力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主動讓利于民。積極落實減費讓利政策要求,通過合理降低貸款利率、實施無還本續貸、減免金融服務收費等舉措,有效降低客戶融資成本,不斷優化改善營商環境。助力普惠金改。高標準服務贛州、吉安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推進普惠金融政策與政府產業導向等聯動起來,確保贛州、吉安轄內農商銀行貸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挺立潮頭? 激發敢立敢破的發展動力
深入踐行“大抓落實年”部署,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為契機,認真抓好農村金融領域有關改革措施落實,以“二次創業、再創輝煌”的勇氣和毅力推進全面建設現代化農商銀行。以改革破局。把握新一輪農信改革的重要機遇,用好用活改革這個關鍵一招,著力把體制機制改“順”、把省級平臺改“強”、把法人機構改“活”,奮力建設公司治理健全高效、金融風險管控有力、支農支小特色鮮明的現代金融企業。以創新賦能。堅持創新驅動、科技引領,聚焦客戶體驗提升、金融產品創新和自主可控安全,搭建功能更全的數據平臺、支撐更強的技術平臺、反應更快的風控平臺、戰力更強的智力平臺,全面提升科技賦能的成效。以實干作答。主動策應現代金融高質量發展“1358”工程,前瞻性做好“十五五”規劃謀劃工作,加快實現存貸“雙萬億”、利稅“雙百億”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縱向有進步、橫向有進位、整體上臺階。
來源:2024年8月28日《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