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江西轄內農商銀行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探索金融產品、服務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引導廣大干部員工走進田間地頭、深入企業工廠、貼近人民群眾,在贛鄱大地書寫農商改革實踐,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讓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地方經濟和廣大客戶,不斷擦亮離大地最近、與百姓最親、跟小微最緊的“百姓銀行”品牌。
為助力石化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發展,九江農商銀行聯合九江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創新推出“綠色煉化貸”,在貼息額度、準入條件、申辦效率方面為石化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綠色通道”政策,具有擔保增信、額度提高、門檻降低等特點,著力解決石化產業鏈企業發展融資難問題。目前,該行已通過“綠色煉化貸”新模式為8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475萬元。
全會強調,要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九江農商銀行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相結合,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創新綠色金融專項產品,為石化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提供強有力金融支持。
窗口是服務民生的第一線,是傾聽民聲的第一站。黎川農商銀行聚焦辦事流程優化,主動與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人力資源保障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開展座談,就不動產登記、社保卡制卡、營業執照代辦等事項進行磋商,對相關業務辦理流程進行再優化,將辦理窗口從縣政府服務中心分設至農商銀行網點,并組織人員學習操作流程,以專人專窗專服,推動實現“政務+金融”服務一站式辦理。
全會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黎川農商銀行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民生質效,深化數據共享應用,從而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社會公眾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暖心金融服務。
遂川農商銀行與當地水電商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向遂川縣高坪鎮聯珠電站成功發放400萬元貸款用于水電站升級改造,標志著江西省首筆以取水權為質押的“節水貸”成功落地,有效解決了涉水企業擔保方式不足、融資難的問題。
全會提出,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遂川農商銀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工作實際,盤活水利資源資產,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換,拓展“兩山”轉換途徑,為“綠水”成“活水”的產業創新之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于都農商銀行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創新推出“好商貸”信貸產品,以滿足商戶訴求為基礎,推進“線上+線下”相融合辦貸模式,實現各類商戶足不出店即可辦理業務。至7月末,該行累計發放“好商貸”貸款57戶、金額2590萬元。
全會提出,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于都農商銀行主動對接新市民、個體工商戶等主體需求,持續豐富產品矩陣,以支小支微的“鋪天蓋地”,成就普羅大眾的“歡天喜地”。
寧都農商銀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聯合縣人民法院不斷探索專業高效、智能便民、善解矛盾的金融糾紛訴源治理機制,將法庭前移至銀行,創新設立“一站式”金融解紛化糾平臺——金融“共享法庭”,形成了以非訴化解為主要抓手的解紛體系,讓金融糾紛預防在源頭、化解在萌芽、解決在訴前,致力將金融解紛工作推進到金融機構的第一線、人民群眾的家門口。
全會指出,要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寧都農商銀行金融“共享法庭”的設立,對營造和諧穩定金融消費環境、推動社會基層治理發揮了積極作用,以“小創新”助推社會治理“大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