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一、基本縣情
尋烏縣位于江西省南部,贛州市東南端,閩、贛、粵三省交界處,東毗福建武平縣、廣東平遠縣,南鄰廣東興寧、龍川縣,西連安遠、定南縣,北接會昌縣。縣境南北長78千米,東西寬611千米,總面積2311.38平方千米。尋烏縣轄長寧鎮、吉潭鎮、文峰鄉、水源鄉等15個鄉鎮,共有173個村民委員會和9個居委會。
2014年末,全縣總戶數93969戶、326055人,其中農戶67734戶、272568人,全縣財政收入達62518萬元,其中稅收收入49665萬元,占財政收入的79.44%;全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987元。
2014年末,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35.14億元,存款市場份額50.26%,各項貸款余額20.36億元,貸款市場份額48.31%。
二、機構沿革
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成立于1951年12月,至1996年9月期間,隸屬于中國農業銀行尋烏縣支行管理,1996年10月正式與農業銀行脫鉤,開始步入行業管理、自我發展階段,2000年,原尋烏縣城市信用社并入,行社脫鉤后分別由贛州地區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辦公室、贛州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江西省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領導管理,2009年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統一法人,更名為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三、機構數量及名稱
1991年-1997年,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共27個網點,其中:縣聯社本部1個;信用社19個:長寧、文峰 、三標 、長寧、 桂竹帽 、中和、 河角、 菖蒲、 留車、 龍廷 、岑峰 、丹溪、 南橋 、吉潭、 劍溪、 項山、 澄江、 水源 、羅塘;分社2個:上坪 、崠背;儲蓄所5個:長興 、南門、城鎮、 馬蹄崗、 農民街。
1998-1999年,撤銷河角、長安、桂竹帽、崠背4個網點,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共23個網點。
2000年,原城市信用社本部、新橋、河東共3個信用社并入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共26個網點。
2001年,撤銷劍溪、丹溪、岑峰、龍廷、項山5個網點,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共21個網點。
2002年撤銷馬蹄崗儲蓄所,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共20個網點。
2003年撤銷中和、水源、城鎮3個網點,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共17個網點。
2005年撤銷南門、新橋2個網點,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共15個網點。
2007年新增新區、晨光2個分社,撤銷河東分社,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共16個網點。
2010年,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轄16個網點,其中:營業部、長寧、城區、澄江、吉潭、南橋、留車、羅塘、菖蒲、晨光、三標、上坪、城南、新區、文峰、長興。
2011年,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轄20個網點,其中:營業部、長寧、城區、澄江、吉潭、南橋、留車、羅塘、菖蒲、晨光、三標、上坪、城南、新區、文峰、長興、水源、項山、丹溪、龍廷。
2013年,尋烏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下轄20個網點,其中:營業部、長寧、城區、澄江、吉潭、南橋、留車、羅塘、菖蒲、晨光、三標、上坪、城南、新區、文峰、長興、水源、項山、丹溪、龍廷、城東。
2015年6月底,聯社設辦公室、信貸管理部、財務會計部、業務拓展部、電子銀行部、稽核監察部、風險合規部、運營管理部、信息科技部、安全保衛部、監控中心、財富管理中心、評估中心等13個職能部門。設三農、小微、公司、清收4個事業部,下轄21個基層網點。其中三農事業部片區轄長寧、澄江、吉潭、南橋、留車、上坪、三標、羅塘、菖蒲、水源、項山、龍廷、丹溪、晨光等14個信用社、分社,小微事業部片區轄營業部、城東、新區、長興、文峰等5個信用社、分社,公司事業部依托城區信用社,清收事業部依托城南分社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