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金之力惠及“農民市民化”
2018年以來,為應對“農村空心化”“農民市民化”新現象,解決“市民化”農民的金融服務新需求,江西石城農商銀行以整村推進和網格化營銷為抓手,全轄推動“深度四掃”,向“市民化”農民傾斜服務資源。截至2018年年末,該行針對性對接“市民化”農民537戶、授信6000余萬元,有效增強了轄內“三農”客戶的金融服務獲得感,不斷拓展普惠金融覆蓋面。
多源聚力共幫“市民化”農民
組織加力,凝聚干事力量。該行成立“農民市民化”普惠金融工作領導小組,由董事長帶頭、班子成員分片負責、基層網點負責人為排頭兵,全行行動幫扶“市民化”農民。實行客戶經理駐村(社區)制,在各行政村(居委會)交通干道等明顯處搭建公示牌,標明駐村客戶經理及管轄網點負責人的基本信息及微信二維碼,聘用1名村干部為聯系人,搭建“農民市民化”金融服務微信工作群,在群里宣傳金融知識和產品、解答客戶咨詢、對接服務需要。截至2018年年末,轄內131個行政村、46個網格化片區均實現“有一名客戶經理、有一個工作微信、有一流金融服務”。
時間加點,推動“深度四掃”。以前期四掃工作為基礎,分析“農民市民化”過程中新型“市民”的需求特點,著力暢通銀客聯系渠道,聚焦轄內居民集中點、社區樓盤、工業園等區域,改“漫灌”為“滴灌”,采取“5+2”“白+黑”服務方式,利用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市民化”農民返鄉“節點”和中午飯點、晚上憩點等社區居民休息“時點”,以鄉鎮網點“掃戶”、城區網點“掃樓”方式開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及時掌握客戶信息。
精準識別,建齊客戶檔案。加強與村、鎮兩委及地方財政、農業、扶貧等有關部門的協作,獲取相關信息,爭取各單位對“農民市民化”現象的重視和優惠扶持政策。同時,傳承“背包精神”,開展移動營銷設備入農戶,面對面深入了解每戶農戶具體情況,了解在外家庭成員發展經營、市民化轉變和金融服務需求等情況,不斷完善客戶信息檔案。
服務細分,推行一戶一策。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增強服務針對性,提高“市民化”農民客戶黏性。總行信貸管理部搭建客戶信息登記查詢平臺,對所收集信息統一匯總分析,實施名單制管理。將客戶劃分為存量客戶、可發展客戶、潛力客戶,分析客戶轉型為經商、務工、創業或其他職業的市民化特點,將客戶信息反饋至各網點,建立專項營銷方案,推出個性化、多樣化金融服務,“盯住潛力客戶、瞄準可發展客戶、穩住存量客戶”。
減費讓利暖民心
規范收費政策,減少收費服務項目,為“市民化”農民降成本。免收“市民化”農民百福卡制卡工本費;對其所開店鋪免費安裝POS機、聚合支付等,提供二維碼收款零費率,POS機刷卡費率僅0.5%的優惠;承擔“市民化”農民抵押貸款的房產評估費、登記費;為“市民化”農民有車一族免費安裝ETC,并給予高速九折優惠。截至2018年年末,累計為“市民化”農民減少收費項目10余個,讓利60余萬元。
將“市民化”農民列為信貸重點扶持對象,單列信貸計劃,加大資源傾斜,打通綠色通道。對所在村被評定為“文明信用村”的“市民化”農戶,較同類農戶信用貸款利率優惠5%,對評定為“文明信用農戶”的“市民化”農戶,較同類貸款利率優惠10%。同時,與就業局、財政局等部門加強合作,將創業型“市民化”農民列入下崗再就業貸款對象,根據信用評級予以5-10萬元的創業貼息貸款。截至2018年年末,該行在“農民市民化”相關貸款利率項上讓利近200萬元。
“快、全、精”服務贏客戶
“服務站”開進社區里。在縣城重點社區建設普惠金融服務站對接“市民化”農民,實現存貸匯取各類業務“家門口一站辦”,讓其“住得下、過得好、有發展”。同時,該行將金融夜校辦進縣城“市民化”農民集中地,組織進社區專題,宣講人民幣真偽識別、防范電信詐騙、提高銀行信用、遠離非法集資等知識,并在異地的石城農民務工聚集地(贛州、深圳等地)舉辦大型金融宣傳活動。
“美廳堂”印到心坎里。著力打造“小而美”廳堂,從“一個會意微笑、一句溫馨提醒、一次貼心服務”開始,營建高效、周到的網點服務。設立專職客戶經理,針對“市民化”農民需求特點,開展針對性營銷。例如,向外出務工青年推介“手機銀行+百福惠民卡”,方便其通過手機銀行實現掌上放貸;向轉型經商的農戶推介“小額經營性貸款”“創業創新貸款”,為其提供轉型初期的啟動資金;向在縣城購房的農戶推介“百福幸福時貸”,解決其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資金之憂。
“百事通”融入生活中。率先在全縣部署“社區通”“校園通”等產品,實現物業費、學費、醫保費“掌上繳”,構建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渠道。并積極與農保局、醫保局合作,承辦代扣農保、醫保業務,在縣城網點設置社保卡專柜,方便“市民化”農民補換社保卡。同時,積極拓展新業務,在縣城網點開辦營業執照登記業務,為轉型創業的“市民化”農民提供“一窗辦”高效服務。
優質服務“零次跑、一次辦”。全面推行金融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制度,對于符合條件的信貸客戶,爭取貸款業務“一次辦結”,提前微信告知所需申報資料,須現場調查的提供上門服務及線上交流、指導幫助,并開展“金融+互聯網”聯動,著力實現業務辦理“零次跑”,切實提高金融服務“市民化”農民新客群質效。
上一篇:
下一篇: